帕米尔高原,在我国新疆西南部、塔吉克斯坦东南部和阿富汗东北部一带。是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交汇而成的山结。
中国古称葱岭,因其生长野葱而得名。帕米尔历来是中国的领土,早在公元前59年,西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对包括帕米尔在内的广大地区行使主权。
19世纪末期,英、俄两国分别从南北入侵,帕米尔地区就成了他们的争夺焦点,特别是沙俄用武力侵占帕米尔大片土地。
1894年中俄达成停战协议时,中国政府声明:“并不意味着放弃中国对于目前由于中国军队所占领以外的帕米尔领土原有的权利……直到达成一个满意的谅解而止。”现在地图上这段边界是未定界线,是历史遗留的一个悬案。
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5000-5500m,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西北角的菲德钦科冰川,长达71.2km,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山冰川之一。
古“丝绸之路”在西出阳关、玉门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北两翼延伸后,又在这里会合,然后越过帕米尔,南去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去中亚、西亚和地中海一带。
红其拉甫达坂、明铁盖达坂和瓦罕基里达坂是“丝绸之路”上翻过帕米尔的三条主要通道。
红其拉甫达坂位置偏南,地势比较平坦,中巴友谊公路即由此通过。
明铁盖达坂海拔约4700m,是一条延续使用时间很长的通道,过去一直是中国、印度之间“正式的经常经过的路线”,唐玄奘从印度归国就是从这条道路回来的。
瓦罕基里达坂可通往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阿富汗境内的瓦罕走廊,是“丝绸之路”西去中亚的重要通路,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即走此路。
古“丝绸之路”在帕米尔地区遗留的驿站、城堡、路标等至今依稀可辨,为研究中国与中亚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