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是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魏的权臣之一,其家族后来推翻了曹魏,建立了晋朝。
司马懿出生于河内郡(今河南省禹州市),是出身名门的士族家庭,其先祖可以追溯到西汉名臣司马迁。他起初并不想涉足政治,因而在曹操多次邀请他出仕时都予以拒绝。但曹操去世后,司马懿逐渐掌握了实权,成为曹丕和曹叡时期的重要辅政大臣。
司马懿以其深沉、冷静、有远见和权谋著称。他在政治上小心翼翼,避免直接对抗皇权,而是通过逐步积累权力和影响力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他成功地处理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和军事问题,包括平定了辽东的公孙渊叛乱等。
在军事上,司马懿以稳健和谨慎著称,他在对抗蜀汉的北伐中多次取得胜利,尤其是在祁山战役中击败了蜀汉的丞相诸葛亮。
司马懿的权势引起了一些官员和皇族的忌惮,但他成功地克服了这些反对力量,为他的家族最终篡夺曹魏政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去世后,其子司马师和司马昭继续扩大家族的影响力,最终在265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废黜了曹魏的最后一位皇帝曹奂,建立了晋朝,即西晋。
司马懿的一生是三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个缩影,他的智谋、权谋和家族背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中国历史上被视为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但无可否认,他是三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