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说说欺软怕硬、背后的心理学,欺软怕硬的人,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这种人,有两副嘴脸,见到比他强的特别乖,主动巴结讨好对方,见到比他弱的,就摆出一副强者的模样。
还经常试图欺负玩弄对方,这种人有个特点,经常试探对方的边界,看对方是否能接受他们的欺货。或者经常试图给对方强行扣上一个弱者的帽子。
有时候,你会觉得他们甚至是在拿生命证明你是个弱者。
如果你不是,他们仿佛就没法活了一样。
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的性格中往往同时存在着欺软,怕硬和打暴不平两种倾向,欺软怕硬,其实是某种社会价值观内化到人心的体现。
一个气软怕硬的人的内心往往被社会暴力规则占据,缺乏爱与温暖,或者说一个欺软怕硬的人的内心充斥着大量的屈辱感。
正是为了缓解这部分负面能量,实现自己内心的平衡,他才选择欺负别人。
事实上,只有弱者才会欺负别人,因为只有通过欺负别人,他们才能体验到一种我是强者的感觉。欺软怕硬,其实是一种低自尊的表现。
假如一个人无法维护自己的自尊,无法维护自己内心的爱和善意,无法通过正常手段获得自己想要的收益。
他就可能会试图借由欺软怕硬的行为来满足自己。
其具体表现为,通过攀附强者并充当其打手以出卖人格的方式求得利益,这就像古代的奴才。古代的奴才,其实就是人格不独立的人,他们依赖主子以讨好主子,替主子卖命为生存手段。以主子对自己的赏赐为荣。在古代,一个合格的奴才是没有尊严意识的,合格的奴才不会揣摩主子的心思,还善于站队,他们会观察哪个主子更有权势,以便为自己谋个好前程。
从心理学上来讲,欺软怕硬的人,正是因为无法获得健康,自爱的力量,才会变得猥琐扭曲。他们在强者面前过于压抑自己,一味地屈服于强者,甚至姊妹讨好强者,允许强者侵犯自己的边界。以一种伤害自己自尊心的方式与强者互动。
在这种互动模式里,他们是不折不扣的弱者。
然而这种扮演弱者的体验。
并不好。
因此他们便急于找到一些比他们弱的个体,把自己内心的负面能量转移出去。
他们要找的这些个体,一定是在他们评估之后觉得比自己弱的缺乏反抗意识的人。
在与这些个体的互动过程中,他们试图完成在与强者互动时的角色调换,即由他们来扮演强者被选中的个体扮演弱者。
欺负弱者的行为是将他们在强者那里被践踏的,被矮化的自尊心恢复正常的尝试。
一旦这种尝试成功了,他们的内心就会获得征服的快感,并认为自己很强大,欺软怕硬的人都具有一种依附性人格。
无论在什么组织中,他们都会很快通过察言观色,把人分为比他强的和比他弱的两种、哪些是需要巴结讨好的,哪些是可以欺负侵犯的,他们心知肚明。
欺软怕硬的人,习惯了依赖强者获取利益,所以最适合他们的生存方式就是、拉帮结派。那如何解决和面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