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古称“眉州”,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和青衣江下游的扇形地带,成都--乐山黄金走廊中段。北接成都市,南连乐山市,东邻内江市、资阳市、自贡市,西接雅安市。眉山市人民政府驻东坡区眉州大道西一段2号,距成都市主城区70公里,地跨东经(102.49`-104.30)北纬(29.24-30.16`),全市面积7140平方千米,辖两个区(东坡区、彭山区)、四个县(仁寿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截止202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338.61万。
眉山市在四川省位置示意图
眉山南瞰乐山,东临资阳,西望雅安,是成都平原通联川南、川西南、川西、云南的咽喉要地和南大门,是宋代大文豪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史称“三苏”)的故乡,享有“中国诗书城”的美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进士之乡”,素有“千载诗书城”“人文第一州”的美誉。
眉山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拥有“苏迷朝圣地”三苏祠、“最美桌山”瓦屋山、“长寿养生福地”彭祖山、“川西第一海”黑龙滩、“禅度佛国”老峨山、“中国竹编展示中心”国际竹艺城、“东坡初恋地”中岩寺、“天然氧吧”七里坪、“穿越盛世”水街等著名景区景点120余处,被评为亚太地区(二三线城市)首选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城市。
丹棱古称齐乐郡,隋开皇13年(593年)建县,因城北红色有棱、状若飞旗的赤岩山而得名。丹棱县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仅90公里、乐山市65公里,全县幅员面积450平方公里,辖5个乡镇,总人口16.3万。丹棱是大雅文化的发祥地,是全国第一个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桔橙之乡。
丹棱是大雅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丹棱人杨素建“大雅堂”,“难登大雅之堂”典出于此,2014年,纪念性恢复建成大雅堂。有4A级景区老峨山、3A级景区丹棱•桃花源,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摩崖石刻造像、丹棱白塔,省级森林公园九龙山等。丹棱特产有:“不知火”柑橘、龙秀牌土鸡蛋、峨山云雾玉芽、脆红李、枇杷、葡萄等;名小吃有:丹棱冻粑、刘鸡肉、碗碗羊肉等
东坡区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岷江中游;北接省会成都,南连乐山,东邻内江、资阳、自贡,西接雅安;东坡区是眉山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面积1330平方公里,共有3个街道、13个镇,2022年常住人口90.55万人,户籍人口87.4万人。
东坡区古称眉州,自古以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山川秀丽、甲于西蜀,早在1000多年前就是州、郡治所。唐宋八大家中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占了三席,尤其是苏东坡被誉为“千古第一文人”。两宋期间,共有886人考取进士,史称“八百进士”,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进士之乡”。宋代大诗人陆游盛赞:“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
东坡区处在“成都━三苏祠━乐山大佛━峨眉山”国际旅游线上,每年接待中外游人100多万人次。有名扬海内外的三苏故居三苏祠传统旅游胜地,占地3平方公里(其中天然湖泊1000余亩)的东坡湖新兴游景区以及风格各异的蟆颐山、砦子城、望月湖、苏坟山、白塔山等文化、古迹、风景、休闲旅游景点 。
洪雅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属眉山市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02°49'-103°32',北纬29°24'-30°00',位于成都、乐山、雅安三角地带,东接夹江县、峨眉山市,南靠汉源县、金口河区,西临雅安雨城区、荥经县,北界名山区、丹棱县,距成都147公里、乐山55公里、眉山50公里、雅安62公里。全县最高海拔3090米,最低海拔417.5米,县人民政府驻洪川镇 洪雅地处四川盆地西南,属成都平原经济区,是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辐射区,幅员1896平方公里,辖12镇,常住人口29.6万。
洪雅县境内的瓦屋山,是古代蜀中著名的道教仙山。瓦屋山是张陵在蜀中创教的据点,具有悠久的道教历史源流,渗透着少数民族文化的神韵。瓦屋山位于四川省洪雅县境内,面积104万亩,是中国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之一,距成都220公里,峨眉山56公里,乐山98公里,与乐山大佛、峨眉山构成川西南旅游"金三角"。
青神位于川西平原西南边缘,属川西平原与川西丘陵接壤的过渡带。北以鸿化山口为前门,南以平羌三峡作后户,东倚龙泉山脉,西抵金牛河岸。东经103°41′~103°59′,北纬29°42′30″~29°55′33″,户籍人口16.8万人。
青神历史悠久、古迹众多、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中岩寺、德云寺、汉墓群以“古”扬名;平羌三峡、仙姑湖以“秀”著称;神海以“幽”迷人;中国竹艺城以“特”叫绝。青神是第一代蜀王蚕丛故里,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岷江古航道小峨眉、苏轼第二故乡、中国椪柑之乡、中国竹编艺术之乡。开辟于东晋,建于唐兴于宋的古中岩位于城南9公里处的岷江东岸,为著名佛教圣地,青峰冥壑、流泉响石,号称“川南第一山”。中岩开山祖师诺巨罗(俗名罗尧远,青神人,著名释迦弟子,佛门早期十六罗汉第五尊者)于中岩留下了许多珍贵遗迹。北宋大文豪苏轼曾负笈于此求学三年,继与恩师王方爱女王弗结为伉俪,留下了“唤鱼联姻”的历史佳话。以其“岩壑隽秀、不减峨山”,曾招来历代文人黄庭坚、陆游、范成大等人流连于此,留下了大量的人文古迹。
仁寿县位于成都市正南方向,境内荣威山脉、二峨山分南北横亘;东接资阳市雁江区、内江市资中县,西邻眉山市东坡区、彭山区、青神县,南接乐山市井研县、自贡市荣县、内江市威远县,北连成都市双流区、简阳市。幅员面积 2716.86平方公里,是成都正南第一城,2022年,全县户籍人口120.66万人。
仁寿县底蕴深厚,有中华第一胸佛“仁寿大佛”等5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唱响央视的“抬工号子”等2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享誉全国的芝麻糕、文宫枇杷、百年曹家梨三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仁寿县旅游资源独特,属丘陵地貌、山川秀美,国家4A级旅游景区黑龙滩水域面积23.6平方公里,享有“西蜀第一海”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