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万物复苏的时节;春风,夹带着湿润的芬芳,轻轻拂过大地,那是春的旋律。
春天里的每一片绿叶,每一朵鲜花,都在倾诉着生命的美好与灵动。
春天,是一首优美的诗篇,是一幅生动的画卷。
一年四季春为首,莫负春日好时光。
【1】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去年的今日,我在此门中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姑娘美丽的脸庞和桃花相映成趣。
而今再次踏入此地,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绽放的如此灿烂,却不知姑娘身在何处。
关于这首诗,有一段凄美的故事。
崔护科举落第后,留在长安准备继续应考。清明节这天,崔护去城南游玩时感觉口渴,到一户开满桃花的小院讨水。一位美丽的姑娘递给他一碗水,姑娘美丽的面容与灼灼桃花相互映衬,打动了崔护的心。次年清明节重访此女不遇,于是题写此诗。
桃花依旧,人面不见,诗中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初遇时的脉脉含情,别后的相思,重访的深情,以及未遇的惆怅。
其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是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佳句。
春风迎面吹来的时候,我就站在你身后,就好像春天正在把你推向我。
【2】
新雷
清·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大自然虽不言不语,却饱含对人类的情感,每当寒冬将尽,自然界便会带来温暖,春意萌发。
而且还安排了万紫千红的百花,这一切只等春雷乍响,百花竞相绽放,给人们带来欢欣愉悦。
张维屏,字子树,清代文学家,1822年中进士,因厌倦宦海的黑暗,于1836年辞官归里,隐居“听松园”,闭户著述。
春雷一声响,万物齐生长。
春雷,唤醒沉睡已久的春天,春天,拉开春天的序曲,奏响万物生长的乐章。
【3】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竹林之外,有三两枝桃花初放,在水中嬉戏的鸭子,首先感受到初春江水回暖的微妙变化。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小而鲜嫩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惠崇是宋朝诗僧、画家,《春江晚景》是他的名作。苏轼在该画作的基础上,寥寥几笔,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看那竹林嫩绿,桃花初放,茼蒿冒新枝、芦芽吐尖,无不向人报告春的信息,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如今惠崇的画已失,但这首题画诗却流传千古,脍炙人口。
《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称赞其“此是名篇,兴象实为深妙!”
【4】
春草
宋·刘敞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春草在原野上生长繁茂,连绵成片,无法分辨它的名字。它们在小溪边、在原野上随意地生根、发芽,蓬勃生长。
春草好像嫌弃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繁华地方,一进入城门便再也看不到它们的痕迹。
刘敞,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
春草是诗家常用的意象之一, 白居易诗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唐彦谦曾有“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春草绵延生长,用自己的柔软的身躯,为人间披上了翠绿的华裳。
【5】
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在高大的古树荫下,我拴好了小船;我拄着拐杖,走过桥的东边。
杏花绽放,飘飞的细雨沾在衣服上,却没有将衣衫完全湿透;嫩绿细长的柳条随风舞动,徐徐微风吹在脸上,也没有感到寒冷。
志南,南宋诗僧,生平不详。这首描写早春二月的诗篇,以其细腻而真切的描写,将诗人载入了宋代诗史。
这首诗用拟人的手法,通过“短篷”、“杖藜”、“杏花雨”、“杨柳风”等意象,传达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全诗充满惬意喜悦之情。
杏花春雨,轻轻洒在我们的心田,给予我们一种宁静与祥和。
【6】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通往黄四娘家的小路上,盛开着很多花,成千上万的花压得枝条低垂下来。
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嬉戏,娇俏可爱的黄莺在尽情地唱歌
公元760年,杜甫饱经战乱,到了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
时值春暖花开之际,杜甫独自来到溪畔散步赏花,触景生情,写下《江畔独步寻花》组诗,这是其中第六首。
春光骀荡,鲜花满枝,蝶舞莺歌,景色秾丽,为春天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读来令人心醉神迷。
明代王嗣奭的《杜臆》:其六之妙,在“留连”、“自在”,春光骀荡,又觉恼人。
【7】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在暖风和煦的日子,来到泗水河边踏青游玩,一望无际的风光,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
到处都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这首游春诗,描写了诗人出外踏青所见绚丽景色。实际上,这也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特别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将春天写活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在春日阳光的沐浴下,心灵得到了温柔的治愈,仿佛所有的忧愁都被驱散,留下的只是满满的幸福感。
【8】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青苔,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门。
不过,满园子的春景,一扇大门是关不住的,你看,有一枝红杏枝条伸到墙外来了。
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记游诗,虽未成游,却胜于成游。诗人的感情,由期待到失望,又由失望到意外之喜,诗意活泼洒脱,富有理趣。
尤其“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既渲染了浓郁的景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脍炙人口。这句诗脱胎于陆游《马上作》“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处。
春天,每一处都充满着希望与生机,让人重新拾起对生活的热爱,感受到生命的不息与力量。
【9】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农历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枝条,随风轻拂堤岸,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
乡村的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跑回家,迫不及待地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村居》是高鼎晚年归隐时创作的诗作 ,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展现了大自然的唯美与生机。
诗人首先选取草长莺飞,杨柳拂堤等自然景象进行描绘,接着将视线转向活泼可爱的儿童,他们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生动景象,展示出早春二月生机勃勃的景象,充满诗情画意,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宛如一首田园赞歌。
春天,是一个美好而充满希望的季节,生命重新焕发生机,温馨的气息无处不在。
-end-